供應鏈規劃的定義

Jim Hearson | 內容策略師 | 2023 年 11 月 17 日

供應鏈自生產概念本身就以某種形式存在,但科技的進步和全球化使現今的供應鏈變得更加複雜。現在,即使是最小的製造商也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採購原材料和零件來生產日益複雜的成品,但主要根據過去的經驗來模糊地瞭解商品在供應鏈中的位置以及送達的時間,已經不足夠了。

戰爭、疾病、金融危機、政治動盪、人力短缺和罷工等全球事件加劇了局勢的複雜性,所有這些都迫使製造商必須調整方向,更不用說要考慮最終客戶不斷變化的偏好和需求。

供應鏈管理不善會導致成本上升、客戶不滿意和利潤下降,這就是為什麼嚴謹的供應鏈規劃如此重要。

什麼是供應鏈規劃?

供應鏈規劃是規劃商品從零件和原料採購到成品製造、配銷和最終銷售的流程。供應鏈規劃需要預測需求和供應,考慮各種內部和外部因素的資料,以降低成本,盡可能減少中斷,最終讓客戶滿意。

重點精華

  • 隨著供應鏈變得越來越複雜,對供應鏈規劃的需求也隨之增長,以確保供應鏈中的所有環節保持連結。
  • 來自各種來源的即時資料 (包括在生產之前、期間和之後所收集和分析的資料) 可協助製造商預測並快速回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 高效率的供應鏈規劃可以提高資產報酬率,並協助製造商避免將資金留在倉庫内未售出的產品上。

供應鏈規劃說明

從表面上看,供應鏈規劃的含義似乎很明確:規劃供應以滿足需求。雖然概念很簡單,但執行起來並不容易,因為製造商必須應對不可預測的因素,包括產品爆紅 (導致產品需求突然激增)、罷工 (造成生產線員工、卡車司機和其他關鍵員工短缺),以及諸如此類的重大事件 (如戰爭、流行病和自然災害)。

藉助供應鏈規劃,企業可標準化程序、減少浪費並為可變性做好準備,協助改善營運。運作良好的供應鏈可降低製造成本,提高交貨的可靠性,並協助製造商因應非計畫的需求。最佳的供應鏈規劃實務可協助製造商識別、預測和適應變化,並在正常條件下通常遇到的供需模式資料之上建立內建的假設情境。

供應鏈規劃如何運作?

製造商如何為不可預測的事情做好計畫?首先,製造商需要透過分析歷史銷售數字和需求模式資料來瞭解已知因素。他們可以針對經濟、市場和客戶購買趨勢以及計畫活動等資料進行分層,以預測「典型」的需求。

接下來,製造商需要計算現有的供給。庫存量有多少?是否足以滿足預計的需求?庫存量是否綽綽有餘?未售出的庫存增加了製造商的成本,製造商不僅必須支付製造庫存所需的資源和人力,還必須支付確保庫存安全的持有成本。

如果製造商瞭解自身的庫存量,就可以考慮需要做哪些準備來滿足未來的需求,包括確保獲得充足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供應,以及生產成品所需的資源。

在這個階段,製造商可能已經為理想情況做好了準備,但同時必須將其供應鏈規劃擴展至現實世界。這牽涉到考慮假設分析 (what-if) 案例,並為每個案例制定計畫畫。例如,如果由於自然災害而無法提供某些組件,或者全國範圍內的卡車司機罷工導致重要材料或成品滯留在裝貨碼頭,該怎麼辦?如果後續需求與製造商的預測存在很大的差異,該怎麼辦?這正是供應鏈規劃的用武之地。

供應鏈規劃的關鍵要素

供應鏈規劃是一個複雜的流程,基本上涉及五個階段。其中,主要透過分析各種來源的資料,充分瞭解每個階段的情況,賦予製造商更佳的抗逆力,以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和不同的環境。

1. 產品規劃

產品規劃是任何供應鏈的核心。在考慮生產所需的資源之前,製造商必須規劃將生產的項目。當中包括確定是否只是生產更多已經取得成功的產品、更新產品以維持和提高其吸引力,或推出競爭對手沒有的創新產品。製造商也必須為每項產品設定收入和利潤目標,確定要將成功定義為賺取簡單利潤、賺取巨額利潤 (例如,對產品進行大量投資),或達到收支平衡 (例如,為幫助提高產品型錄中其他產品的銷售額而推出的新產品)。

2. 需求規劃

在特定產品的需求規劃階段,製造商會考慮各種因素,包括先前的銷售情況、市場情緒、經濟狀況、替代產品的可用性、市場規模和產品的價格彈性。製造商使用供應鏈規劃應用程式 (其中先進的應用程式使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 來分析與這些因素相關的資料,以產生精確的需求預測,這樣就不會生產太多或太少。

3. 供應規劃

供應規劃與需求規劃密切相關,也就是製造商會預測客戶在指定價格點購買的產品,瞭解如何生產充足 (但不至於過多) 的產品。在供應規劃中,製造商必須考慮的因素包括現有的庫存量、生產能力以及合約製造商和材料供應商的生產能力、合作夥伴的可靠性,以及可能破壞某些供應鏈階段的外部因素 (例如惡劣的天氣模式、疾病爆發、勞動力不穩定和地緣政治動盪)。

4. 生產規劃

此階段明確地規劃特定產品集的製造方式,包括滿足需求所需的產品數量、勞動力、設備和其他資源、製造產品的設施,以及製造流程與排程。目標是盡可能實現精實營運,在不犧牲品質的情況下確保不浪費原材料和最終產品。

5. 銷售與作業規劃 (S&OP)

此持續的執行層流程將需求、供給和財務規劃結合,以預測未來幾年特定產品線的收入和獲利能力。在此階段中,銷售、行銷和其他後製部門將新資料提供給生產方,從而重新審視需求規劃階段。這讓營運團隊能夠保持一致,更好地實現組織和財務目標。

銷售與作業規劃 (S&OP) 處理
此流程圖展示了 S&OP 流程,從產品規劃到需求、供應和生產規劃,最後到財務複查。

為什麼供應鏈規劃很重要?

所謂「不做規劃,就注定要失敗」。在當今的快節奏世界中,這句話特別適用於供應鏈,因爲其中的流程經過精心打造,不容許任何差錯,才能達到最高效率。在任何階段發生意外,都可能導致供應鏈停滯不前。

製造商可透過嚴謹的資料密集規劃,充分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效率,並降低採購、生產、庫存管理及物流方面的成本。製造商還可以改善貨物流動、預測潛在的供應中斷,並制定應急計畫。這一切的最終目標是爲了提高客戶滿意度和企業利潤。

如何設計供應鏈規劃系統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講述了供應鏈規劃的重要性,以及當中的基本要領,但如果您不知道如何將其結合使用,那麼就非常可惜。以下是關鍵元素。

1. 收集資料

製造商收集和分析的高品質資料越多,其規劃模型和預測就越準確。這些資料包括歷史銷售數字、目前預算數字、現有庫存水平、製造能力和資源數字,以及透過銷售與作業收集的資料。其他資料還包括市場規模和趨勢、客戶情緒和購買模式、經濟狀況和其他因素。為了收集外部資料,製造商可能會挖掘第三方整合商、機構、研究期刊,以及值得信賴的產業出版物。情境規劃軟體可透過自動從外部來源提取資料來簡化此流程。為了收集內部資料,製造商可以手動篩選記錄,或使用供應鏈規劃軟體將流程自動化。最後一步是聚總外部和內部資料,讓規劃人員能夠複查各種情境的潛在影響。

2. 考慮及時原則

及時原則是一種精實的庫存策略,起源於二戰後的日本,而豐田 (Toyota) 是其主要實踐者之一。此策略現已傳播到世界各地。該理論認為,透過及時訂購原料和零件進行加工,製造商可以將庫存存貨和相關成本降到最低。然而,供應鏈規劃的一部分涉及考慮供應中斷或需求超出預測時的意外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製造商往往會保留一定數量的安全庫存。

3. 注重可見性

供應鏈內的可見性牽涉到在整個流程中追蹤每種材料、產品及服務。製造商必須確保所有關係方保持一致,最好使用各方都可以存取和共享更新的數位系統。雲端應用程式讓各方更容易檢視,因為任何獲授權使用的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存取這些應用程式。製造商還必須設定品質期望,並讓供應鏈中的所有各方都能看到這些期望,從一開始就對其進行管理,以避免一方的品質無法滿足供應鏈中另一方的期望的情況。由於製造商瞭解供應鏈中的所有因素,因此能夠發現並糾正任何庫存短缺或物流問題。

4. 標準化流程

製造商在供應鏈的每個步驟都需要一致的流程,包括從產品規劃到最終交付。雖然自動化裝配線通常是第一步,但標準化所涉及的工作不僅於此。如今,自動化通常涉及在各個工廠地點使用相同的軟體,並確保所有供應商擁有相同的訊息,所有生產線每次都遵循一致的逐步流程。這些步驟包括訂購原料、發出採購單、出貨和物流、品質控制、組裝和銷售。標準化、自動化流程有助實現規模經濟,並減少人為錯誤的可能性,進而更容易生產符合品質控制和監管標準的產品。缺乏標準化流程會造成資訊孤島,阻礙製造商瞭解整個供應鏈並制定供應規劃來準確滿足需求。

供應鏈規劃範例

TaylorMade Golf 於 2018 年轉向採用供應鏈規劃軟體。兩年後,當新冠疫情爆發時,該公司已做好充分準備來應對製造和物流業的停工問題。同時,隨著更多人選擇能夠保持社交距離的運動,開始打高爾夫球,該公司也能夠滿足隨之而來的訂單激增。即使庫存相對較低,TaylorMade 也可以優先考慮訂單來滿足增長的需求,這是因爲其所採用的供應鏈規劃技術和工作流程讓處理流程更加順暢。

另一家因疫情而需要迅速採取行動的是維他命軟糖製造商 Santa Cruz Nutritionals。在封鎖期間訂單激增時,由於使用試算表型供應鏈規劃系統,規劃人員有太多資料要處理。透過移轉至雲端,Santa Cruz Nutritionals 將供應鏈規劃最佳化,能夠更好地瞭解供需資料。現在,當達到特定觸發條件時,該公司可以透過即時自動推薦訂單來平衡採購和製造需求。

Zebra Technologies 從多個內部部署業務系統移轉至單一雲端系統時,也整合了供應鏈規劃流程。這項轉型專案讓該公司能夠同時分析多組供應鏈資料,並利用結果來提高效率。例如,透過整合運輸管理和規劃系統,Zebra Technologies 可以在規劃貨運時使用交通流量預測,並為其中一個訂單節省了 200 萬美元的貨運成本。

強大的供應鏈規劃的優勢只會在大型企業中充分發揮。GE Power 過去擁有一套難以使用的供應鏈規劃程序,其中包括具有 15 個預測工具的多個 ERP 系統,所有這些系統均由依賴推送式規劃的不同部門營運。不出所料,預測準確度僅為 55% 左右。

後來,GE Power 採用現代化供應鏈策略,使用單一的供應鏈規劃解決方案來整合這些不同的工具和系統。該公司捨棄了不同部門的獨立做法,並能夠更快地深入研究更廣泛的資料 — 過去需要五天來完成的報告,現在只需幾個小時即可完成。該公司還將客戶訂單資料内嵌至需求規劃和預測流程中,從而採用更多提取式系統,協助將預測準確性提高到 70% 左右。

供應鏈規劃流程

視乎企業的獨特情況和目標,每家製造商的供應鏈規劃流程都會有所不同,但以下步驟是必不可少的。

1. 設立目的和目標

製造商必須為供應鏈設立 SMART 目標,把握以下原則:具體 (Specific)、可衡量 (Measurable)、可達成 (Achievable)、相關 (Relevant) 以及有時間性 (Time-bound)。目標可能包括提高效率以減少浪費、瞭解分包商的運作,或確保始終有足夠的產品來滿足客戶需求。使用 SMART 框架定義這些目標將有助於確保達成目標,因為此方法為每個相關的供應鏈參與者提供行動項目、期限和衡量成功的方法。

2. 分析目前的績效並確定需要改進的領域

對於評估目前的供應鏈績效,SWOT 分析是另一個很有幫助的框架。這個經過驗證的方法包括識別優勢 (Strength)、劣勢 (Weakness)、機會 (Opportunity) 和威脅 (Threat)。製造商可以使用此分析工具來瞭解供應鏈的優勢,然後找出可以改進的方面,充分發揮優勢、消除劣勢、探索新機會,或將威脅降到最低。

3. 制定及導入計畫

確定目標後,製造商應考慮如何達成這些目標,以及達成目標所需的工具。

  • 運用技術:投資適當的供應鏈規劃軟體,連接雲端中的所有流程。
  • 建立夥伴關係:確保所有供應商和供應商都能存取該軟體,以獲得所需資料,瞭解整個供應鏈。
  • 提供培訓:制定教育計畫,確保所有員工遵循新的標準化流程。
  • 監控進度:定期檢查資料是否有異常情況 (例如處理時間較長或利潤較低),並與相關員工或供應商開會,以找出原因並確定解決方案。
  • 使用變更管理原則:與特定的供應鏈利害關係人 (包括廠商、供應商及客戶) 合作,讓各團隊共同定義、準備、導入計畫,並進行溝通。

4. 監控和衡量結果

製造商能夠輕鬆存取即時資料,瞭解其供應鏈理論如何發揮作用。例如,製造商可能會檢查原材料是否在需要時送達,監控銷售回饋,或確保投資回報持續改進。

5. 視需要進行調整

如果回饋顯示實現目標的進度正在放緩或停止,製造商可以使用可用資料來調整其供應鏈計畫。例如,如果需要更多資源來滿足需求,製造商可以尋找額外或替代供應商來提高計畫的靈活性。當組件或人員的可用性出現變化或發生運輸問題,供應商可能需要調整交貨時間表。

供應鏈規劃軟體

理想的供應鏈規劃軟體為製造商提供必要資料,協助他們準確且及時地針對供需和生產做出決策,同時以最少的成本和人力規劃供應鏈。這些軟體還協助供應商因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確保他們及其客戶免受不利因素的影響。

供應鏈規劃軟體應可輕鬆與其他供應鏈系統整合,例如採購、訂單管理、庫存及物流。例如,一些製造商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安全地向供應鏈的所有成員提供透明度,方便他們追蹤材料或組件的序號。透過將這些資料饋送至供應規劃系統,可以協助製造商確定接下來的訂購數量以及應選擇哪一家供應商。供應鏈指揮中心可以管理所有這些資訊,整合內部和外部資料,以提升製造商的決策能力。

藉助 Oracle,在供應鏈變革中保持領先

無論供應鏈的規模為何,使其變得更簡單、更快捷始終是一件好事。製造商可以使用 Oracle Fusion Cloud Supply Chain Planning 達成此目標。

透過將供應鏈功能移轉至雲端,製造商能夠完整地瞭解整個流程。製造商掌握關於需求的有用資料來進行分析,以協助預測供應問題,而涉及供應鏈規劃的每個人都可以視需要提供即時意見來進行變更。

藉助 Oracle Supply Chain Planning,製造商可將提交新訂單和確定替代供應商等工作自動化。透過機器學習,此解決方案還可以分析預測和已完成的銷售,並提供有關如何改進規劃流程的回饋,讓供應鏈可以變得更順暢,並且提高每次生產執行的現金比率。

供應鏈規劃常見問題

供應鏈規劃面臨哪些挑戰?
有效的供應鏈規劃依賴準確且及時的資料,而這些資料並非隨時可供使用。與此同時,即使是掌握全面的資料,也很難預測各種影響供需的外部因素,像是疫情爆發、自然災害、貿易戰爭和勞工罷工。

供應鏈規劃使用哪些技術?
供應鏈規劃是大多數主要供應鏈管理軟體套件中内嵌的應用程式模組,涵蓋生產排程、整合式業務規劃、協同合作、銷售與作業規劃、補貨規劃及未交訂單管理等功能。先進的供應鏈規劃應用程式包括以 AI 為基礎的內建分析。

使用哪些指標來衡量供應鏈規劃績效?
用於衡量供應鏈計畫績效的指標包括預測準確性、現金週轉時間 (從向供應商付款到收到客戶付款所需的時間)、庫存供應和週轉率、訂單滿足率、準時出貨率、供應鏈成本佔收入的百分比。

製造商如何改善供應鏈規劃流程?
瞭解整個供應鏈流程,意味著製造商能夠看到哪些方面進展順利,哪些方面可以改進,讓他們能夠及時追蹤庫存、尋找替代供應商、識別和消除瓶頸問題等等。這一切都歸功於即時資料和 AI 工具,將大部分流程自動化。

供應鏈規劃與物流管理有何不同?
物流管理著重於將原料、零件和成品從 A 地運送到 B 地,而供應鏈規劃則關注整個流程從開始到完成都保持順暢。

製造商如何將供應鏈規劃流程最佳化?
製造商需要先設定想要達成的目標,然後盡可能從所有相關來源收集最新資料,並根據所取得的結果和可用的新資料定期調整規劃流程。

透過供應鏈指揮中心更快地創造利潤

供應鏈現在是任何業務決策的重中之重。隨著供需不斷變化,供應鏈領導者要比以往更快做出重大決策。為了保持競爭力,您需要快速偵測任何業務狀況,並對此做出決策及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