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與通貨膨脹:問題與影響

Aaron Ricadela | 內容策略師 | 2023 年 12 月 8 日

過去幾年的全球事件暴露了供應鏈的各種弱點,包括優先考慮低成本而非供應鏈彈性,同時假定具開放貿易和低通貨膨脹環境。但隨著成長放緩,高通貨膨脹和供應鏈中斷等陸續發生,這些問題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係。

因此,企業更加重視供應鏈管理,嘗試在價格和供應波動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通膨影響。企業也正在改變對庫存的看法和管理方式,在交付零件和原料方面,從及時策略轉向「萬一」策略。企業也在越南和印度等國家新增製造基地,實施「中國加一」策略,以防範政治不確定性。Intel 和 General Motors 等美國企業正在透過稱為「近岸」外包的計畫擴大在美國國内的生產。

重點精華

  • 由於生產中斷、地緣政治事件和其他因素造成供應鏈短缺,產品價格隨之上漲。2020 年代初期的全球事件使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明顯。
  • 企業優先考慮削減成本而不是建立彈性的供應鏈,這樣往往更難緩解中斷問題。隨著市場需求成長,尤其是在供應鏈薄弱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廣泛的運輸和交貨問題。
  • 除此之外,缺乏原材料和勞動力往往會導致供應短缺,從而加劇通貨膨脹。
  • 降低通貨膨脹對供應鏈的影響的主要方法包括評估與關鍵供應商相關的風險,以及在各種通貨膨脹相關案例模型中對供應鏈進行壓力測試。

供應鏈與通貨膨脹說明

高需求和低供應通常會導致價格快速上漲,即通貨膨脹。政府救助計畫和降低利率等財政和貨幣政策也可能加劇通貨膨脹,導致供應鏈緊張。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來襲時,雖然全球各國政府宣布停業措施,但消費者依然擁有充足的抗疫現金,並紛紛將消費轉向電子產品、家居用品和家居升級用品,進而導致需求激增,價格上漲,甚至是供應短缺。產品製成後,物流業者就很難將其運送至目的地港口,因爲海運成本飆升,帶來更大的價格壓力。

供應鏈的通貨膨脹可能會自我強化。例如,採購經理可能會透過提前訂購貨物來改變庫存管理方法,以避免缺貨或生產停滯,從而提高庫存儲存成本。對於依賴供應鏈的產業而言,勞動力短缺也會提高培訓成本並降低生產力。柴油、卡車和工業設備等運輸相關商品的高成本也會阻礙供應鏈發展。

通貨膨脹對供應鏈的影響

生產和運輸成本、材料可用性和消費者購買力的變化可能會加劇供應鏈的通貨膨脹。隨著成本上升,降低了企業的購買力,供應鏈通貨膨脹可能會持續下去。

生產成本增加

全球供應鏈緊張可能會導致原料和其他生產成本上升。例如,衡量美國國內生產商產出銷售價格變化的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 (US Producer Price Index) 在截至 2022 年 5 月的 12 個月中上漲了 11.1%;供應鏈中斷造成短缺,進而推高價格,引發更多中斷問題。同樣地,通貨膨脹又使採購變得複雜,因為買家必須轉向其他地方,以他們能負擔的價格找到所需的材料。增加的成本通常會轉嫁給最終客戶,從而抑制需求。

購買力下降

供應鏈問題引起的不受控制的通貨膨脹,可能會削弱消費者和企業的購買力。根據美國勞動統計局資料 (排除波動性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在 2023 年 6 月,除了天然氣和石油價格飆升之外,城市消費者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了 0.2%,但在過去 12 個月中,受汽車、汽車零件和家居供應鏈問題的推動,該指數上漲了 3%。相較之下,2022 年 CPI 年漲幅在 7 %至 9% 之間。世界銀行指出,美國、日本和歐元區國家的經濟成長預計將從 2022 年的 2.6% 放緩至 2023 年的 0.7%。

運輸成本增加

對於供應鏈來說,運輸成本也會造成通貨膨脹,正如在疫情高峰期所看到的那樣,當時激增的線上訂單超過了貨櫃的運輸能力,導致全球港口擁堵,並提高了運輸成本。到 2022 年秋季,從中國上海到美國加州洛杉磯的基準航線上的海運貨櫃運費已降至 2021 年水平的約三分之一,柴油價格也較低,反映出港口擁堵情況有所緩解。由於美國聯邦儲備局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最大幅度的升息抑制了消費者需求,貨運成本有所下降。

資源可用性減少

如果生產或運輸資源時出現問題,可能會加劇通貨膨脹。例如,中國因疫情而關閉工廠限制了全球市場的生產和出貨,2022 年烏克蘭戰爭中斷了大宗商品出貨,造成糧食價格上漲。某些商品的短缺會導致其他商品短缺。例如,2020 年電腦晶片短缺導致汽車製造商減產,並推高汽車價格。隨著數十年來對及時交貨系統的投資瓦解,依賴晶片的經濟部門的成品價格也相應上漲。

物價上漲,轉嫁給消費者

有效的競爭促使價格降低,而競爭激烈的市場往往會帶來更低、更穩定的價格。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當企業將上漲的價格轉嫁給客戶時,可能會推高通貨膨脹。在供應鏈壓力期間,生產商有多種方法可以避免價格全面上漲,例如,對緊急訂單或小批量訂單增加附加費,或僅對嚴重影響營運的情況收費。

通貨膨脹及全球貿易
通貨膨脹會以多種方式影響供應鏈,包括生產和運輸成本增加,以及資源可用性減少。

導致供應短缺的 9 個因素

需求急劇上升可能會對供應鏈造成壓力,導致供應短缺。較不明顯的因素包括貨幣波動,而較嚴重的因素包括自然災害和極端天氣事件。不論是物流還是金融因素,都會在取得和運輸原料和成品方面帶來挑戰,導致供應短缺,從而加劇通貨膨脹。運輸等服務的短缺也會加劇供應鏈內的通貨膨脹。

1. 商品和服務需求增加

如果供應鏈無法足夠快地生產或運輸商品和服務來滿足需求,那麼需求的增加就會導致供應短缺。例如,在疫情期間,市場對電腦、自行車、廚房用具、家具和其他家居裝修等商品的大量需求為全球供應鏈帶來了負擔,而這些供應鏈並沒有為訂單的湧入做好準備。展望未來,企業將透過更好的庫存管理來應對未來的需求激增和供應鏈中斷。

2. 人力短缺

在疫情期間,受封城管制影響,製造業、地面運輸、航空旅行和雜貨零售等行業出現人力短缺現象,進而導致供應短缺。但即使疫情管制放寬,人力短缺現象也仍然存在。在美國,截至 2023 年 5 月,有 400 萬人辭職,新增職缺 980 萬個,而失業率仍接近歷史最低水平。製製造、運輸、物流、建築和工程領域持續的人力力短缺限制了工業和消費品的生產和交付,造成稀缺並推高價格。

3. 全球供應鏈中斷

供應鏈混亂可能會顛覆業界長期以來遵循的及時製造策略,從而導致短缺。在該策略下,製造商在組裝時能夠及時獲得所需的關鍵組件。當某些商品的短缺阻礙生產時,其影響可能會波及整個供應鏈。其中顯著的範例包括 2020 年晶片短缺及其後車輛供應不足現象,導致物流和運輸業經歷動盪。大約在同一時間,家庭用品和五金零售商需要等待數週或數月才能將成品裝上船,造成市場短缺。

4. 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

隨著許多企業在全球採購原物料,各國紛紛推出保護國內產業的關稅,這可能會導致該國生產商的輸入成本更高。另一方面,貿易自由化往往會透過加劇競爭和擴大製造商輸入產品種類來增加供應量。根據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20 年發表的研究顯示,輸入產品關稅增加 3.4% 會造成生產力估計降低 0.4%。

5. 貨幣波動

美元走強會刺激發展中國家的通貨膨脹,從而提高製成品關鍵輸入產品的價格,其中最顯著的是生產商用來製造和交付產品所需的天然氣、石油和其他能源的價格。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 20 世紀 90 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當時貨幣被拋售,導致建築工程延誤,以及工業能源需求直線下降。

6. 自然災害或極端天氣事件

颶風、乾旱和野火等災害可能導致生產和運輸停擺,進而造成供應短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之一是 2011 年日本福島地震和海嘯,導致半導體晶圓和汽車工廠停產。另一個例子是,2010 年冰島火山爆發導致飛機停飛,企業紛紛轉向陸運或海運,並打斷了歐洲的貨物流通。世界貿易組織指出,全球糧食供應鏈特別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造成的問題影響,因此,如果這些現象持續,可能會導致糧食供應短缺。

7. 部分地區政局不穩定或發生衝突

突然出現政權更迭或武裝衝突會破壞國家製造和出口產品的能力。例如,俄羅斯在 2022 年入侵烏克蘭,擾亂了關鍵商品的供應,像是歐洲工業使用俄羅斯的天然氣。烏克蘭穀物出口最初也下降,但後來有所恢復。保險公司也指出,經歷政治動盪的國家的工廠和貨運面臨各種風險。例如,在 2021 年,南非前總統入獄後,暴動者破壞了倉庫和工廠,並縱火焚燒運載貨物的卡車,導致嚴重的糧食短缺。

8. 無法取得原料

如前例所述,如果無法取得金屬、石化產品、木材和電腦晶片等材料,可能會阻礙房屋和汽車等製成品的製造。進而可能會推高成本。根據分析與風險評估公司 Verisk 的資料顯示,截至 2022 年 4 月的一年中,整體建築成本 (包括木材、鋼筋和混凝土等原料成本) 上漲了 13.5%,幾乎是 2021 年漲幅的兩倍。

9. 基礎架構或運輸網絡不足

物流承運商無法運送貨物等基礎架構和運輸問題可能會導致貨物短缺,像是很難將成品從製造工廠轉移到倉庫。這類問題在疫情爆發時出現:亞洲港口的貨櫃太少,無法滿足需求,而在美國,由於港口缺乏卸貨工人,貨櫃堆積如山。這些不足的網絡所帶來的瓶頸問題可能會推高價格,就像疫情中期出現的情況一樣。此後價格已有所下降。截至 2023 年中期,從亞洲向美國西海岸運輸貨物的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達到疫情前的水平。

如何減輕通貨膨脹對供應鏈的影響

整體而言,提高靈活性是供應鏈應對通貨膨脹最有力的措施之一。企業應該對其供應鏈進行壓力測試,然後做出明智的調整,將供應鏈最佳化,以抵禦通貨膨脹的影響。企業也可以檢查供應商是否容易受到交通運輸中斷或需求突然激增導致的通貨膨脹的影響;潛在的備份計畫包括將生產轉移到更接近客戶的地方,以避免貨物成本上漲。

對供應鏈進行壓力測試

企業可使用規劃軟體來建立供應鏈承受壓力的情境模型,以測試其抗逆力。例如,企業可模擬需求突然激增或自然災害導致海外供應商貨物流動中斷的影響。企業可以將結果納入供應商的風險評估中,並制定計畫從直接供應商和供應商取得生產資料,以獲得業務洞察。雲端供應鏈指揮中心可協助企業評估哪些材料對其生產最重要,並據此制定應對通貨膨脹事件的計畫。

對關鍵供應商進行風險評估

過去,企業十分注重在供應鏈管理中保持低成本,而針對疫情爆發和自然災害等中斷問題的應急計畫往往被忽視。現在,企業需要對其主要供應商進行風險評估,並將財務穩定性、品質和物流納入考量。企業也越來越多地面臨來自消費者和監管機構的壓力,要求證明其產品所用的材料或纖維並非來自強迫勞動或其他受壓迫者。此外,透過風險評估,企業也可以瞭解供應商是否有破產或遭受網路攻擊的可能性。如果供應商因上述任何原因而受到限制或無力償債,就會切斷供應鏈輸入,阻礙生產,並造成通貨膨脹。

建立備份計畫

企業越來越多地採用一種被稱為「中國加一」的策略,其中涉及在中國製造業務中增加印度或東南亞的製造基地,以減輕通貨膨脹帶來的高運輸成本,同時避免潛在的供應短缺。例如,Apple 於 2022 會計年度期間在印度生產了價值超過 70 億美元的 iPhone;Google 將部分 Pixel 手機生產轉移到越南;而 Microsoft 則在越南生產一些原本只在中國生產的 Xbox 遊戲機。

各大企業也採用「本地化」策略,並在鄰近客戶的地區開展業務並與合作夥伴合作。例如,Intel 正在美國、德國和波蘭建造晶片工廠;此外,General Motors 計畫在密西根州的四家工廠投資超過 70 億美元,部分原因是為了確保美國電動卡車的策略性電池生產保持順暢。

保持靈活

市場之所以尋求更靈活的供應鏈,是由於疫情期間中國的工廠和港口停擺,導致全球企業紛紛制定備份計畫。在尋找替代供應商時,領導者應謹記,木材、織物和塑膠等基本材料比複雜的機械、電子或精密鑄造更容易在中國境外採購。企業還可以考慮提高庫存管理和製造的靈活性,擺脫及時方法,即根據需要購買材料和商品,並盡可能減少庫存。這些系統是為了成本而不是風險而打造的,也不是為了應對通貨膨脹帶來的供應鏈壓力而設計的。由於企業手中的庫存增加,因此更趨向於採用以防萬一的做法。

現在就開始應對未來的供應鏈變化

Oracle 提供一系列供應鏈管理和製造軟體,協助企業快速因應不斷變化的市場情況,包括通貨膨脹。企業可將 ERP、規劃、物流等系統的資料與天氣、環境和競爭對手相關的外部資料結合,藉此調整供應鏈。

Oracle 為領導者提供所需的資料和專業知識,協助他們瞭解新的供應鏈挑戰。Oracle Fusion Cloud Supply Chain Planning 可協助企業規劃產能和需求變化,並管理庫存水平。此軟體可連接到製造和人力資源系統,並在供應鏈中斷時提出行動建議,以加速決策流程。

Oracle Fusion Cloud Procurement 可協助企業維持穩定的物料流,以建立彈性的供應鏈,提供準確的供應商資料,以及視需要提供值得信賴的替代方案。Oracle Fusion Cloud Global Trade Management 可協調全球貨運,同時有助於遵守企業政策、稅金和費用。Oracle Fusion Cloud Warehouse Management 可協調裝卸作業,而 ERP 應用程式則有助於管理訂單和庫存。

通貨膨脹與供應鏈常見問題

供給增加是否會造成通貨膨脹?
一般而言,供給增加不會造成通貨膨脹。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包括可用商品和服務減少,以及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超過供應。

通貨膨脹期間需求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通貨膨脹期間,價格上漲往往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力,進而抑制需求。

面對通貨膨脹,哪些產業首當其衝?
一般來說,食品、酒店、公用事業、建築材料和木製品等產業最容易受到價格上漲的影響。

透過供應鏈指揮中心更快地創造利潤

瞭解供應鏈指揮中心如何協助您打造更靈活的供應鏈,以及應對 10 大資料分析挑戰。